2010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从有“蔬菜之乡”美誉的寿光市随机抽取了1018位菜农进行调查,发现其中患“大棚病”的竟高达71.9%。
据该校参与这项调查的一位教授介绍,所谓“大棚病”就是由于长期在蔬菜大棚内劳作而出现的腰酸背疼等关节性病症以及气喘、咳嗽等呼吸道病症。该教授表示,这些症状与蔬菜大棚的高度、温度、湿度、土壤细菌含量、农药喷洒次数以及种植者的劳动强度和防护条件都有直接相关。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去年收治了一位“大棚病”患者,他是一项大棚黄瓜种植技术的发明者,并因此成为寿光最早的致富菜农之一。但如今,这位60多岁的种植能手却整日以拐杖为伴。不仅因腿疼难忍步履蹒跚,而且其多年来靠才智和气力创下的不菲家业已所剩无几。据该院一位医生介绍,疼痛、憋气是“大棚病”患者最普遍的感受,而且患病率随菜农在大棚中种植年限及劳作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大棚技术支撑蔬菜种植业
山东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蔬菜大棚虽然萌芽于辽东半岛,但真正惠及于民进而成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产物,却是在山东。30多年前,寿光人王乐义远赴大连,将蔬菜大棚技术引入山东,使其迅速成为一个“让蔬菜不分季节、让菜农全年赚钱”的新兴产业。王乐义也因此被赋予“冬暖蔬菜大棚之父”的美名。然而,如今不断蔓延的“大棚病”,不仅让王乐义始料未及,就连以其为主要支撑的山东蔬菜种植业,也面临与患病菜农同样的命运。
大棚喷洒农药可能致白血病
令人担忧的是,“大棚病”不只表现在腰酸背痛和气喘咳嗽上。据山东省立医院一位医生介绍,在她遇到的白血病患者中,从事过大棚蔬菜种植的占很大一部分,这可能与大棚中喷洒的农药有关。该医生分析,存在于农药、杀虫剂、除草剂中的苯类衍生物,会抑制人体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从而导致染色体突变,破坏造血系统,成为白血病的发病元凶。该医生认为,改善蔬菜大棚的空气流通环境,应是避免这种疾患的首要措施。
山东大棚菜农近千万人
山东农科院的研究人员表示,2009年,辽宁省有关部门曾统计公布,该省有426万人因从事温室大棚种植而受到“大棚病”潜在威胁。虽然目前山东尚未发布具体统计数据,但作为一个以温室大棚种植为优势的蔬菜大省,其遭受“大棚病”危害的群体也不容小觑。
据了解,山东中医药大学的这项调查已受到山东农业部门的重视。该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不包括水果等其他农作物,仅蔬菜一项,山东目前就有不少于数百万公顷的大棚种植面积。以每公顷最少30个种植者计算,涉及大棚蔬菜种植的菜农就有近千万人。若按其中七成多遭受“大棚病”困扰的统计数字,其对山东蔬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不堪设想。
尽快优化大棚设计与材料
相关部门表示,将尽快协调有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从蔬菜大棚的设计、制造和材料上予以进一步优化。原则上既要发挥蔬菜大棚对产业发展的优势,又要消除其产生的相关弊端,尤其要抵御“大棚病”对菜农队伍的侵蚀和瓦解,稳定山东蔬菜种植业的有生力量。